字体
北京大学图书馆2024年五四科学报告会(第16届)成功举办

5月9日,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六届五四科学报告会在图书馆科学报告厅举办。馆长陈建龙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志恒出席并作专题报告,图书馆相关馆领导、各业务部门主任和馆员代表约150人参会。会议由图书馆党委书记郑清文和副馆长刘素清分别主持。



会议现场

本届报告会围绕“用户参与、价值共创”的主题,进行方向与趋势、发展与探索、科学研究、创新案例、五四征文等方面的分享。馆内外共17位专家和馆员做了精彩报告。

在上午的方向与趋势报告环节,陈建龙首先作了题为“《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指南针报告》解读与用户关系战略思考”的专题报告,他全面解读了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的顶层规划与系统部署、图书馆服务的整合与细分、用户信任的培育与巩固和用户参与的拓展与深化等战略问题,同时结合北大图书馆在用户关系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系统阐释真抓实干、重在参与、实在受益、贵在信任、凝心聚力的战略方针,明确了方向和思路,指导了方法和路径,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陈建龙作专题报告

王志恒作题为“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举措”的报告,他对北大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进行了系统阐释,分享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阶段目标以及在首轮建设中取得的好成绩,同时也对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学科质量年的重点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今年是北京大学的“学科质量年”,要结合学校提出的八大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贡献北大力量。



王志恒作专题报告

随后是15场馆内同仁的研究与业务交流汇报。陈立人、张慧丽、刘丹、李峰、王昊贤、冯英分别结合图书馆用户知识服务体系构建、古籍资源服务的拓新与深化、图书馆运行数据月报及数据服务思考、立足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图书馆与用户协同互动、交融式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展与思考、高校图书馆融合创新与共建共享等方面分享了思考与创新探索,邹新明、汤燕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项目的申报和阶段性成果,刘雅琼、胡希琴、汪聪、刘秀文、张元俊分别结合带班馆员服务、“共读中华文明史”阅读文化节活动、综合服务台的价值共创实践、图书馆美育品牌建设、图书馆综合信息门户主页建设等创新案例项目的实践分享,吴爱芝和张璐分别作为获奖征文代表就AI驱动的图书馆战略情报服务平台建设和学科导向的文献资源采编一体化转型探索进行了报告。这些报告均是立足图书馆核心业务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实践,展现了严谨务实的研究态度和应对挑战的经验智慧,有非常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发展与探索分享



科学与研究分享



创新案例分享



获奖征文分享

闭幕环节,陈建龙为图书馆第三届创新案例获奖者和五四科学报告会获奖论文作者颁发证书,号召获奖项目和获奖作者再接再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馆同仁在工作中积极思考、主动研究、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创新能力。



创新案例颁奖



五四征文颁奖

郑清文在总结中提到,本次五四科学报告会,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围绕大会主题组织的17场报告特点鲜明:一是弘扬图书馆精神,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通变中达到至臻的效果;二是弘扬五四精神,坚持行思结合,推进实践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整体创新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团队建设,推进用户参与,在多方协同体的交融式服务中实现价值共创。未来全馆同仁将勇担新使命、培育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在用户受益的目标驱动下,持续深化用户信任关系,在多方协同体的交融式服务中不断实现价值共创和融合发展协同聚力早日建成世界顶级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