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秉持着对物理之美的孜孜探求,推动着人类认知边界不断前移。物理之美是客观世界呈现的美妙现象,是自然规律的简洁与和谐,是人类对自然秩序的洞察和理解,是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说:我们所探求的方程式是大自然的诗歌。
北大图书馆深挖不同学科的美育内涵,激发学生对各学科的探究兴趣,提升综合素质,面向本校学生开创了“学科之美”讲座品牌。物理学院与图书馆合作举办“物理之美”系列讲座,讲述北大物理的科学故事。
以下是第六讲“物质可以有多冷?走进超冷原子的奇妙世界”的具体信息,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参加吧~
主题:物质可以有多冷?走进超冷原子的奇妙世界
主讲嘉宾:宋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雅青年学者)
主持人:李晓(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
时间: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15:10-16:40
地点: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
内容简介:超冷原子物理研究原子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的性质,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得益于激光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此领域在激光冷却与操控原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并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97、2001、2005、2012、2018年)。超冷物态的研究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简并费米气体,使基础物理定律得到了前所未有精度的检验。同时,基于超冷原子体系的量子模拟与计算,正成为理解复杂体系和解决量子多体问题的强大工具,并与凝聚态、高能及粒子物理等多个领域交叉关联。本讲座将回顾激光冷却技术制备超冷原子,并介绍光晶格与光镊技术在量子模拟、量子计算及精密测量中的前沿应用。
主讲嘉宾简介: 宋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雅青年学者。2019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之后在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入职北京大学。长期从事超冷原子实验研究,聚焦拓扑和多体物理,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自然·物理》等期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组的超冷镱原子光晶格-光镊混合实验平台,将从微观层面开展拓扑物理与无序多体物理的量子模拟研究,并探索超冷原子在量子计算与精密测量方面的应用。
延伸阅读: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次讲座主题,主讲嘉宾推荐了以下参考文献:
1. Foot C.J. Atomic Phys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5.【索书号:O571/F739】
2. Metcalf, Harold J. Van der Straten, P. Laser Cooling and Trappin[M]. Springer, 1999.【索书号:O571/M565】
3. Pethick, Christopher. Smith, Henrik.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in dilute gas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索书号:O552/P443(WL)】
4. Pitaevskiĭ,L.P. Stringari,S.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and superfluidit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索书号:O469/P68b】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校外人员报名参加活动,需自行解决入校和入馆事宜。
本次活动已纳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活动集章范围,参加讲座及集章活动请提前10分钟抵达现场。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rXKQuki.aspx#
报名二维码:
图书馆
物理学院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