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服务致力于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图书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科学交流服务模式、艺术交流服务模式和综合展览服务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艺文交流服务品牌。近期,图书馆和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合作举办前沿科技系列讲座,主讲人将多角度、多层次地分享他们的知识、见解和经验,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新的视野之窗。
在这里,你不仅能听到权威专家对各个领域最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的解读与分析,还能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互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在这里,你不仅能接触到丰富有内涵和魅力的科学的奥秘,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在这里,你不仅能收获知识和技能,还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科技之光|前沿科技系列讲座第十五讲“学科交叉研究之我见—以放射化学与超分子化学交叉为例”的具体信息,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参加吧~
讲座主题:学科交叉研究之我见—以放射化学与超分子化学交叉为例
主讲嘉宾:沈兴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委常委)
主持人:张研(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时间: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15:10-16:40
地点: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一教对面,需从图书馆东北门进)
内容简介:报告人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交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辛勤耕耘三十余载。将超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超分子体系的基本功能(组装、识别、催化、输运、调控等)融入传统放射化学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讲座将以“跨尺度超分子组装分离技术的建立”“温和条件下实现超分子催化产氨的锕系复合材料研发”“具有室温磁性半导体和反常霍尔效应特性的超分子铁环体材料研究”等为例,阐述学科交叉研究在解决前沿科学技术问题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北京大学是我国核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北大核学科与我国核工业发展同步。谨以此讲座庆祝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学科创建70周年!
嘉宾介绍:沈兴海,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1993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先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Lehn实验室任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副主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挂职)、应用化学系主任等职。
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学科负责人,从事萃取分离化学、核燃料化学、超分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讲物理化学、超分子化学、核燃料循环化学等课程。学术兼职:中国化学会理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副理事长、核测试与分析分会副理事长;《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杂志荣誉主编、《科技导报》《应用化学》《Nuclear Analysis》杂志编委。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校外人员报名参加活动,需自行解决入校和入馆事宜。
本次活动已纳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活动集章范围,参加讲座及集章活动请提前10分钟抵达现场。
联系电话: 62757165-804/807/815/816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wpj4iNP.aspx#
报名二维码:
北京大学图书馆
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