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馆工程简介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得到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由香港知名人士、北京大学名誉博士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承担新馆设计,总建筑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关肇邺教授。1996年6月动工,计划于1998年5月北大校庆前竣工,为百年校庆庆典工程。  新图书馆位于燕园未名湖南岸,老馆东侧,与老馆相连接。新馆设计体现校园文化建筑的质朴大方、端庄稳重的风格,与燕园原有建筑之间达到和谐与变化的统一,同时相对周围楼群又明显处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新馆由主楼、南配楼、北配楼三部分组成,为对称式布局,正面朝东;南北长122米(主楼部分长100米),东西宽55米。主体前沿与南校门干道轴线相距51米,保留了较广阔安宁的绿化空间。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六层,一至四层均与老馆同高;西侧与老馆相距7.5米,有通道与老馆各层相连,并预留玻璃亮顶式庭园;南北两侧设下沉花园,使地下室有尽量多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南北配楼有斜廊与主体连接,形成有机的结合。

  新馆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功能与布局设计合理。主楼首层设电子检索、信息咨询、陈列和接待,二至五层分别为人文社科、理科图书和报刊开架阅览室,六层为培训中心和计算机房,地下两层为古籍书库和空调、电力设备用房。南配楼首层为声像厅,地下室为录像厅,北配楼首层为学术报告厅,地下室为多功能厅。两配楼在功能上划分为动区,与静区主楼在空间上相对分隔,使动静分区合理有序。新馆设计阅览座位2000多个,藏书300多万册,建成后新老馆相加,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达4000多个,总藏书容量超过600万册,在规模上将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

  新馆设计着重考虑了功能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管理的先进性。柱网采用了7.5米X7.5米的模数式结构,形成大空间的开放格局,便于开架服务和根据工作需要灵活调整;采用了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接续插口超过500个,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查询和存取手段。

  新馆还采取机械通风和全空调设计,按较高标准提供人工照明,安装自动化的安全监测、消防报警等装置,为读者提供舒适、安宁的阅览环境,也为馆藏文献提供了较好的保存条件。

  新图书馆建成后,将对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和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21世纪初北京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显著标志。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